退休以后做什么?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。老有所学、老有所乐、热心公益、和睦相处,这是很多老人退休生活充实快乐的秘诀,如何保持这样一种状态,我们一起看看我们身边的老同志是如何做的。
重阳节之际,我们根据王德伟老师在支部书记、支部委员座谈会上发言整理了他退休生活的经验之谈。

“退休生活可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和爱好去设计、安排,老有所乐,才能乐享人生。”
王德伟老师爱好收藏观赏邮票。几十年的集邮爱好一直没有问断。他讲,邮票是国家的名片、它内含丰富、设计精美,既有收藏价值、又有观赏价值,不同年代的邮票,能让人浮想联翩,回味无穷。王德伟老师喜欢唱歌。这是他从小的爱好,一直延续到今天,尤其在退休后的这些年,有了充足的时间,唱会了不少老歌,也学会了不少新歌,老歌唱不厌,新歌唱不完。他讲,这些年我学会的近百首款曲,唱起歌来让他精神振奋,忘乎所以,唱歌还能益心健脑,增强记忆力,唱歌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,好的歌词不但使人受到教育。还能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、活到老、学到老,唱到老;唱字当头,乐在其中。
“退休生活还的根据身体、年龄动态调整,老有所学,努力为自己生活增添乐趣”
打球是王德伟老师生活的一部分,60岁至70岁打乒乓球,70岁至80岁以上打台球,打球的过程也是退休后的学习过程。他讲,打乒乓球上他记住了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荣国团、邱钟慧到今天的马龙、丁宁等无数名将为国拼博的感人事迹,也看到了乒乓球作为国球长盛不衰的光辉发展史。后来,随着年龄的增长,乒乓球打不了,开始学打台球。他讲,打台球能使手、脑、心、眼同时活动,最适合老年人。选球、力度、角度综合运用,时间可长可短、根据自己的感觉量力而行、顺其自然。退休后的两项球类的学习,给他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。
“退休生活仅限于个人和家庭,还是有些单调,能够有机会为大家服务,也是自己乐趣的一部分”
王德伟老师1999年退休,退休19年,担任离退休支部书记15年,党支部书记的角色就是他自己为大家服务的平台。他的支部老党员多、年龄偏大,发放学习资料、收缴党费、组织活动都得要多跑几趟,“七一”、元旦等重要节点,准能看到王老师带领大家排练歌曲、训练朗诵等,经常看到王老师与支委们跑上跑下、忙前忙后,他却乐此不疲。他经常说,退休后人各有所爱,追求不同,收获也不同,年龄大了,跑不动了,听力也大不如前,但只要组织上需要,同志们需要,他还是愿意为大家服务,这也是他自己退休生活乐趣的一部分。
“写点小短文,这是近80岁后的新乐趣,把自己的所思、所想和生活经验记录下来,与大家分享,也算为社会做些贡献”
2016年,77岁的王德伟老师发现太原晚报老年版常有征稿启事,这勾引起了他的写作欲,他根据征稿要求一年之内写了21篇小短文,其中9篇被采用、 分别刊登在往事、专题、关注等专栏以及经济版的“我的消费故事”。2017年又写了5篇、刊登了3篇。2018年写了6篇刊登了4篇。他讲,尽管是千字左右的小短文,但写起来也是相当费力,经常是反复修改,几易其稿才能完成,都说写文章是一种苦差事,但有苦就有乐,每当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小文被刊登时,能让他一连数日兴奋不已。

